主题 | 篇名 | 责任者 | 刊名 | 刊期 | 页码 |
学术与研究 | 王福庵先生二三事 | 王乃康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49 |
王福庵书刻的审美态度和治生表情 | 李永忠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51 |
王福庵:印继八家 津梁后学 | 周建国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58 |
《麇研斋印存》四种版本浅谈 | 戴丛洁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64 |
管窥王福庵细朱文印 | 程睿杰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66 |
在思考中拓展 | 朱以撒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40 |
临摹要像? 创作要放 | 刘洪彪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46 |
从临摹走向创作 | 张继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49 |
书法临摹及创作五议 | 杨吉平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50 |
书法临摹简论 | 翁志飞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53 |
论书法临摹的似与不似 | 林峰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59 |
墨的力量——杨杰书法蠡评 | 张海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24 |
魏杰篆刻集评 | 卢禹舜 ? 徐涟 杨晓阳等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30 |
石赤不夺? 别开生面——都魏杰篆刻? | 陈维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33 |
张维忠魏凯书法的风尚 | 吴国平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36 |
论封泥本体研究的拓展 | 孙慰祖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5 |
战国印与秦汉玺——从封泥看“玺、印”自名的演变 | 孔品屏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22 |
秦封泥的价值与意义 | 陈根远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31 |
汉代封泥的类型学考察 | 吕健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35 |
从“黄神越章”到“黄神使者章”封泥的再认识 | 刘德武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43 |
龙门石窟唐代书刻问题初探 | 韩莹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91 |
龙门石窟之“二王书风”管窥——以《大唐内侍省功德碑》为中心 | 刘灿辉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201 |
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稿草卷之流传与递藏探考 | 李虹霖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70 |
陆居仁《草书赠景周文残卷》研究 | 段莹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98 |
王铎与南居仁交游考略 | 张颖昌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06 |
《项元汴草书临“二王贴”》印鉴研究 | 叶梅 ? 王梓霖 陈淼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62 |
“篆隶为本”视域下朱彝尊的隶书取法 | 胡军勇 ? 左廷鑫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12 |
朱彝尊自用印的分类统计与考释 | 谢继帅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20 |
论书法的形式构成 | 沃兴华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82 |
怀素狂草及其对日本书风的影响 | 李双阳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69 |
从《草书月刊》窥探民国草书研究状况 | 崔宗旭 | 中国书法 | 2022.08 | 172 |
诸乐三对吴昌硕艺术的继承与弘扬 | 林木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4 |
流派纷呈竞风流——明末清初安徽画坛的绘画艺术 | 万大伟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56 |
论中国画的基因——线 | 刘选让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60 |
由变体临摹观宋代花鸟画的尚意之风 | 钱坤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62 |
吐鲁番出土文献的书法史价值及意义 | 石澍生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64 |
浅议黄公望山水画的风格与图示 | 韩宏宇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65 |
以刀代笔——略论汉传石质佛教造像的线性表现 | 朱洪涛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67 |
巴菲特有关理念对书画投资的启示 | 陈依杨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70 |
版画与园记中的晚明福建文人园林——《岸圃大观》图文考 | 纪茜 ? 张春彦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72 |
论中国画的视觉艺术与新中式室内空间设计 | 高渤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75 |
意境在中国画中的运用和发展 | 纪瑞青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77 |
触摸生活的真实——皇胄绘画的现象学研究 | 刘冰冰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79 |
张晓彦没骨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| 宋丽娜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81 |
与谢芜村画中的“诗”“画”境界 | 徐碧涵 | 国画家 | 2022.08 | 83 |
主题 | 篇名 | 责任者 | 刊名 | 刊期 | 页码 |
教学与研究 | 印象与象征的德彪西——诠释德彪西24钢琴《前奏曲》(下) | 郝端端 | 钢琴艺术 | 2022.08 | 32 |
霍洛维兹钢琴演奏风格研究(二) | 刘云天 | 钢琴艺术 | 2022.08 | 42 |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——“李氏钢琴教学法”实践总结与反思 | 夏宇 | 钢琴艺术 | 2022.08 | 49 |
从《粤曲三首》看广东音乐对马思聪钢琴创作的影响 | 代宏、周思岐 | 钢琴艺术 | 2022.08 | 54 |
欧美融合的观察视角——略谈哈罗德?勋伯格的乐评 | 张可驹 | 钢琴艺术 | 2022.08 | 58 |
《全国钢琴演奏与考级作品集(新编第二版)》解析(十二) | 常桦 | 钢琴艺术 | 2022.08 | 61 |
中国声乐艺术——歌唱家系列研究 | 郭建民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10 |
东亚细腰型鼓的应用研究 | 杨思佳 ? 王州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16 |
抒文人情怀 扬诗乐精神——评石倚洁与陈萨“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” | 刘青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21 |
勤于笔耕不断 切中时弊为先——评居其宏《音乐创作与批评的当下视野》 | 李鑫龚铭 杨柳成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25 |
音画相成 一曲多变——谈电影《辛德勒的名单》主题音乐的艺术特色 | 李泽成 ? 邢维凯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28 |
法国频谱音乐音高组织理论与分析实践 | 董笑萱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33 |
朱践耳《第四交响曲“6.4.2-1”》的非常规演奏法探析 | 蔡智敏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40 |
波特凯维茨钢琴练习曲的美学特征分析 | 段霁虹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44 |
古琴传承及教育模式之嬗变 | 原媛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47 |
山东筝曲《美女思乡》的音乐风格及演奏特点 | 杨美璇?? 高亮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51 |
海城喇叭戏的传承与复兴 | 栾芳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54 |
跨学科视野下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导入设计研究——以传统音乐教学单元为中心 | 蔡李琪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57 |
钢琴音乐会作用域高师教学的可行性辨析 | 赵柯丽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64 |
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| 杨静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68 |
音乐基础理论公共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| 陈俪月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72 |
论探究匡茨《G大调长笛协奏曲》的曲式结构 | 陈嘉禾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75 |
笙的传统技巧在现代作品中的运用——以《忆雪为例》 | 王刘? 杨磊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79 |
古诗词艺术歌曲《幽兰操》演唱探究 | 张佳敏? 陈莅菡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87 |
傣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——我与国家级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俸传诗的交往 | 申吉浩岚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90 |
中国传统音乐时间意识特征研究 | 钱玥旨 | 音乐生活 | 2022.08 | 94 |
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(2022年版》相关内容研读(下) | 王安国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5 |
指向中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发展的课堂活动实践探索 | 郑佳婧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11 |
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思考 | 张敏华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18 |
口风琴演奏教学“翻转课堂”实践研究——以小学三年级为例 | 方玲玲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23 |
浅谈小学乐理习得的有效策略——以“力度”教学为例 | 潘蕾蕾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28 |
国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特殊儿童干预的实证研究综述 | 韩飞怡、颜廷睿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62 |
对小学音乐直播课内容设计的几点思考 | 李丹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69 |
教师教育 | 论音乐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基本理念与价值 | 傅轩蓉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34 |
多导师协作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音乐人才培养中的探索 | 吴巧云、姬红兵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43 |
职前音乐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现实困境与重构路向——对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变革的反思 | 姜莱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49 |
过程哲学视域下的音乐创生教育 | 邓静思、朱玉江 | 中国音乐教育 | 2022.08 | 56 |